旅程推薦
您是否對歷史情有獨鍾呢?懷舊的情懷是否深植你心?從宗教到建築,從過去到現在,一場古蹟巡禮即將展開!(一日遊)
活動時間
2021/12/09~2021/12/10
行程路線
1
DAY1
位於斗六湖山、梅林二里之間的湖山岩建於清朝雍正3年,曾於民國48年時重建,其新建的寺宇屬於兩層宮殿式的建築,更顯得寺廟莊嚴典雅。寺廟內供奉觀世音菩薩,左右旁有十八羅漢與護法,樓上大雄寶殿則供奉泰國...
太平老街位於有「斗六大街」之稱的太平路上,是雲林縣至今歷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整的街區,從前,它是中南部的交通要道與主要商店街,充滿了形形色色的商店;現在,這些老店依然佇立於此,而它也成為了結合歷史建...
「斗六行啟記念館」創於1926年,是由當地士紳吳克明發起與地方鄉親捐款和官方共同集資而成,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。
一方面作為裕仁皇太子行啟台灣事蹟之記念,另一方面則作為居民聚會之公共建築物,以...
重新翻新的老屋,一磚一瓦都保留原有的風情,卻增添了時代的故事,兩者合而為一,結合成小聚落的愜意。
雲中街生活聚落的前身為警察宿舍群,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2年,並於民國9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,房屋...
石榴站車站及職員宿舍一同被列為歷史建築,是二戰後延續日治木造車站工法與空間行制之重要見證、僅存的早期小型車站,甚具地方發展史意義。
鐵路上設有一座雪白的天橋,供乘客穿越南下與北上的月台。周邊的田...
雲林縣記者之家興建工程由謙光營造承建,新竹玻璃有限公司製作「儷光石」模型,並由建築師張忠雄、張雅雄兄弟義務負責設計及監工,同時將其所發明的儷光石首次使用於本工程內,於民國56年4月1日動工,同年9...
明治44年(1911)地方仕紳吳貫世、吳盛金倡導重修,捐獻780元作為重修工資。迨至大正6年(1917)6月復由地方善信出錢出力重新修建巍峨宮貌,並改奉祀媽祖為主神。昭和12年(1937)皇民化運...
真一寺現存的建築本體大致上為昭和11年(公元1936年)所建,此後雖歷有整建,但大致仍保留原貌未有太大變動。真一寺之建築格局為二進一院,寺院正後方則建立一棟現代式的佛堂作為祭拜空間之用。前殿為泉州...
不過天主堂並未因此而湮滅,明治31年(1898)天主教高熙能神父來斗六尋覓離散的教友,大正7年(1918)道明會協助重建教堂,興建磚造兩層樓教會,但在昭和16年(1941)的嘉義大地震倒塌。195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