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進入內容區塊

遛遛斗六Logo

一網在手,哪裡都好玩
:::

悠活景點

悠活景點列表
雲林官邸兒童館

雲林官邸兒童館


雲林官邸兒童館是舊縣長官邸改建而成,提供雲林縣兒童多元學習與休閒之場域。期望提供兒童一個「益智童玩」、「閱讀」、「探索」、「創意學習」的優質且多元遊戲空間。 ※照片皆取自:【雲林官邸兒童館】粉絲專頁

雲林二手玩具屋

雲林二手玩具屋


有條件收取二手玩具,修復、清潔後依照玩具性質分類提供於館內讓民眾遊憩。 提供免費的親子遊樂場所和多元的假日活動。 ※照片與相關資訊來源:【雲林二手玩具屋】粉絲專頁

Basement Skateshop

Basement Skateshop


街頭運動─滑板,在斗六的推廣據點。從街頭尋覓場地,直到行啟記念館館前落定,接著進駐到園區周邊空間,是喜歡滑板的逐夢歷程。除了致力推廣健康運動外,更以友善場域的思維主動維護使用場地,希望讓更多人來感受滑板的有趣與快意。 ※附件照片皆出自於品牌紛絲專頁

斗六圓環

斗六圓環


雲林縣「斗六門」圓環新地標於2022年重新修繕後啟用,透過音樂水舞秀期待重現過往斗六人過往回憶。

碧桃花畫(已歇業)

碧桃花畫(已歇業)


畫畫和文字陪伴了我的下半場人生 而我,想把這生命中難能可貴的 經驗分享給大家 於是便有了開店的念頭 帶著一支筆、一點墨來到這裏。

小房日和/植物/手工香皂/咖啡(已轉換為網路經營)

小房日和/植物/手工香皂/咖啡(已轉換為網路經營)


位於行啟記念館周邊館舍空間,可愛的老闆娘種植多肉植物、手工皂,帥氣的老闆則負責咖啡豆還有手沖咖啡。兩個人一起在這個紅磚小屋打造喜歡的空間還有生活。不定期會有植栽、鋁線手作課程,歡迎私訊店家洽詢~

湖山社區彩繪牆

湖山社區彩繪牆


以湖山社區特產的竹筍、龍眼、荔枝、香蕉、樹葡萄為主題的農忙圖,增添湖山社區周邊新景觀。

雲林溪畔沿岸

雲林溪畔沿岸


雲林溪,為北港溪水系二級支流,河長17.52公里,流域面積17.56平方公里,發源於古坑鄉荷苞山 溪名為「雲林溪」的本流發源於古坑鄉溪邊厝聚落附近,向西北流入斗六市。該溪貫穿斗六市區,其中約850公尺河道曾於1991年加蓋並設立停車場。2017年12月拆除加蓋,恢復溪流原貌。 以上資料取自:維基百科 目前雲林溪畔沿岸步道已臻完善,已是周邊居民遊憩生活區域,流域沿途貫穿斗六市區,適合傍晚或是假日休閒散步。

「蹦音樂」音樂教室

「蹦音樂」音樂教室


「蹦音樂」音樂教室成立於 2019 年 09 月 28 日,位於斗六市明禮街,推廣 「因材施教、有教無類」之精神,成立期間從事爵士鼓教學、各類打擊樂器教 學、辦理講座與偏鄉服務等,「蹦音樂」之名稱命名採用爵士鼓之狀聲詞「蹦」 聲來命名,英文譯為「Born Music」Born 背後涵義有誕生、孕育之意,意味著 「蹦音樂」努力在雲林縣這片土地上孕育出更多的音樂才子

斗六市梅林福天吊橋

斗六市梅林福天吊橋


福天吊橋總長106公尺,以單塔式造型打造的福天吊橋,橫跨梅林溪連接左岸梅林公園與右岸的斗六市梅林里福天宮,專供行人行走,可從橋上眺望湖山水庫及鋼構圓拱造型梅南橋,山光水色美景盡收眼底。

行啟悠居-33多肉肉

行啟悠居-33多肉肉


33多肉肉品牌名稱來自於33(自己的名字)有很多多肉植物。 33本身是一位熱愛大自然和文創藝術的斗六在地人,原本也只是種種植物和創作,當作一種生活休閒。 後來愈來愈多人詢問植物和創作是否可以販售,於是就創立33多肉肉的品牌。 為什麼要開店與進駐? 一.為了想要提供一個交通便利、環境舒服的服務和教學環境。所以選擇行啟悠居 二.行啟悠居這裡非常適合植物生長,並且腹地空間廣,可以靈活運用。

斗六車站

斗六車站


斗六站位於雲林縣政府所在地,也是環島鐵路唯一通過縣府都市,而不以縣名「雲林」命名的車站。 以現代化的新穎鋼骨造形,迎接每個到訪旅客,也給予人斗六市積極向前的決心。

湖山岩大佛寺/佛教藝術園區

湖山岩大佛寺/佛教藝術園區


占地廣闊的湖山岩大佛寺建於清朝雍正3年,供奉觀世音菩薩。寺廟莊嚴典雅,造型富麗堂皇。曾於1959年重建,新建寺宇為兩層宮殿式建築。

斗六市立繪本圖書館

斗六市立繪本圖書館


本館為全台第一座專為兒童設計的繪本圖書館,為地上二層樓、地下一樓建築,總面積約1147 ㎡。圖書館建造於民國78年,歷經 93年增建及98年公共圖書館活力再造計畫,建造如夢幻般的兒童城堡,於圖書館外部空間結合走廊與戶外景觀;館內則結合了四大主題(傑克與仙豆、安徒生童話-綠野叢林區、格林童話-海底世界區、迪士尼童話-白雲城堡區),營造豐富有趣的繪本閱讀空間。

時光寶屋

時光寶屋


一個由社區自行打造的休憩空間,屋裡保留著許多歷史照片與紀錄片,外部景觀設計是梯田,與後面的山丘自然融合,還提供愛心自行車供民眾使用。

前往 前往 頁數 1/2 共有16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