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進入內容區塊

遛遛斗六Logo

一網在手,哪裡都好玩
:::

特色社區

崙峯社區(鑼鼓陣)

2021-12-07

觀光課

崙峯社區(鑼鼓陣)
  • 地址位置

    斗六市崙峯里崙峯社區

  • 開放時間

    星期一~日全天

位置、範圍及面積
崙峯社區位於雲林縣斗六市之南邊村落─崙峯里,東與嘉東里相鄰,西接龍潭里,北鄰鎮南里,南與溝埧里及古坑鄉田心村毗鄰,社區面積約為263.217公頃。
崙峯社區位置圖
崙峯社區位置圖
崙峯社區範圍圖
崙峯社區範圍圖
 
特色介紹
里名由來
本里為舊斗六街大崙段大崙庄,在明治34年(1901)至大正9年(1920)的行政區劃中,屬於斗六堡的大崙庄,大正9年(1920)後則屬斗六街,光復後更名為崙峯里。里名由來係因其聚落位於沙崙上而得名。
聚落由南到北各有不同景觀;北側仍留存數戶的傳統住宅,東北角因多為游氏居民,故又稱「游厝底」,此外,大崙其他地區則多為劉姓。近年來建有許多租賃給學生的公寓,崙南一、二、三路間則為垂直相交的公寓住宅區;大崙仔排水與高林排水間,則為台糖斗六廠區;從仁義路與崙南路相交 的路口往崙南路東行約900公尺,有幾戶民宅以及資源回收集中場附近, 在日治初期的堡圖標示為舊廍仔,現今的地圖則標示為大崙坡。地名由來應與舊式糖廍有關,廍址亦不可考。
人口
崙峯社區至107年人口有1094戶2859人,因鄰近斗六市區,生活機能便利,雖然人口並未大幅成長,但也無流失的狀況發生。
社區特色活動
區相當重視人文關懷,除了平時關懷據點的活動之外,每逢春節前夕都會辦理組合盆栽的活動,6月及10月份各會辦理一次社區觀摩,而10月至11月之間則會舉辦社區業務成果展,增進居民之間的互動。
【鑼鼓陣】
「鑼鼓陣」所用的鑼,有大鑼(直徑約100公分)中有鑼臍凸起,小鑼(直徑約30公分)以木槌蒙布敲擊;另外還有較小的銅鑼,臺灣民 間稱為「響盞」、「鈔」等。
「響盞」是小鑼的一種,圓形中心微微凸起直徑大約22公分,演 奏時左手指支定鑼的內緣,右手持薄木片尾端呈橢圓形敲擊,「鈔」正 名為「銅鈸」,銅製直徑大約30至35公分,中間隆起部分如半球體,上有孔以彩布穿便於操作,每副兩片相擊發聲。名稱雖曰:「鑼鼓」陣,但這種藝陣多半還有「吹」,所以亦稱為 「鼓吹樂」。「吹」就是「嗩吶」,嗩吶的形制是錐形木管上開八個音孔,正面七孔,背面一個孔,木管上端裝一個細銅管,上端套以葦草稈製成哨子為發聲器,木管下端承接一個銅質小喇叭口,嗩吶音色高亢明亮。
常見的「鑼鼓陣」有:「鼓吹陣」屬於小型藝陣,以鼓及嗩吶為主 要樂器,當然銅器的「鑼」還是鼓吹陣裡很重要的樂器。鼓只有一個 其他兩樣樂器,則可多可少沒有限制。鑼鼓陣是一般迎神或婚喪喜慶場合最常見的陣頭,但近年來人口老化,鑼鼓陣文化也隨著時間消逝,因此希望能夠藉由農村再生計畫 讓鑼鼓陣文化傳承下去。
生態資源
崙峯社區百年來經先民拓墾,現在可說是沃野千里,生物種類雖已不如從前,但仍留存不少生物,除了有常見的麻雀、松鼠之外,還有小白鷺、夜鷺等。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生態-麻雀
麻雀
麻雀體形較小,體長約14公分,體形短圓,具有典型的食穀鳥特徵。麻雀雄雌同形同色,頭頂和後頸為栗色,面部白色,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色塊,這塊黑 色的小臉蛋是鑑別麻雀的關鍵特徵,有研究指出,在群體中地位越高的個體喉部的黑色區域也相應越大,黑色也越飽滿;上體褐色,具黑色斑點,所有飛羽、小覆羽、初級覆羽均為黑褐色;具兩道污白色翅斑;尾羽褐色;下體污白色;虹膜為深褐色;喙呈圓錐形,比較粗壯,呈黑色;足為粉褐色。
 
小白鷺
小白鷺
體長約56公分,全身羽毛白色,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條細長的長翎作為飾羽,背和上胸部分披蓬 鬆蓑羽,期後消失。細長黑喙;黑腿,黃腳掌;叫聲: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嘎嘎嘎叫聲。也有藍喙、藍腿的。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、水田、河岸、沙灘、泥灘及沿海小溪流,成散群出現。
 
生態-松鼠
松鼠
松鼠一般體形細小,體形可以小至7至10厘米長,約10克重,大至53至73厘米長,約5至8公斤重。松鼠前後肢間無皮翼,四肢強健,趾有銳爪,爪端呈鉤狀,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。花鼠屬與松鼠屬其臉頰內側有頰囊的構造,能儲存很多食物。尾毛密長而且蓬鬆,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,但前肢比後肢短。耳殼發達,前折時可達眼,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。松鼠個體毛色差異較大,為青灰色、灰色、褐灰色、深灰色和黑褐色等。隨著地區的差異,毛色也有變化。此外,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,冬毛灰或灰褐色,夏毛黑或黑褐色。
 
斯文豪氏攀蜥鳥
斯文豪氏攀蜥
體長8至25公分,最大可達31公分。體色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,大多是以褐色或黃褐色為主,並會隨環境做出小幅度的改變,體側各有一條由菱斑連貫形成的黃色(或黃綠色)縱帶。雌雄體色差異甚大,雄性體型較大,背部的縱斑比雌性明顯,體色也較鮮明;喉部黑色(雌性較接近褐色),並有明顯的白斑。嘴白色,口腔內呈灰白色或略帶黑色。此外,斯文豪氏攀蜥也有所謂的「棕背型」,這種個體背上深褐色的範圍大部分都被紅褐色所覆蓋,並帶有淺黃色斑紋;在頭部、四肢與尾部也都有深褐色斑紋。
 
生態資源-夜鷺
夜鷺
夜鷺雄雌同形同色,成鳥體長約40至65公分,頭、枕部略帶金屬光澤的深藍灰色,上體部分和雙 翅為暗灰色,下體略帶乳黃色的白色。頭頂上有兩到三根細長的白色蓑羽。虹膜是血紅色,喙黑 色足黃色。幼鳥體長跟成鳥一樣,上體灰褐色,翅膀上有星星點點分布的白色斑點。
 
生態資源-家燕
家燕
身長15厘米,上體鋼藍色;胸偏紅而具一道藍色胸帶,腹白;尾 甚長,近端處具白色點斑;虹膜 為褐色;喙及腳為黑色。主要以蚊子、果蠅等昆蟲為主食。於建築物(尤其在屋簷下) 築巢,每年繁殖兩窩,大多在5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。每窩產卵4至6枚。第二窩為2至5 枚。卵乳白色。雌雄共同孵卵,14至15天幼鳥出殼,親鳥共同飼餵。雛鳥約20天初飛,再餵5至6天,就可自己取食。
 
植物資源
生態-榕樹
榕樹 Sciuridae
樹,抗風耐潮、耐旱耐貧脊、耐修剪,樹性極強,不擇土壤;地表處根部常明顯隆起,因樹冠寬廣,枝葉濃密,能容人納蔭,故名為「榕樹」。莖高可達20公尺以上,莖幹粗、多分枝,全株具白色乳汁,樹冠傘形至圓形,深根性,具下垂氣生根,觸地可形成樹幹。
 
茄苳樹
茄苳
茄苳是大型喬木,樹幹粗糙不平。分布在低海拔地區。長成高大的樹木時,樹冠為傘形,極具遮陰效果。茄苳因土生土長且壽命又長,常可生長成巨樹,茄苳的老樹,其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,就像一位歷盡滄 桑的長者,所以茄苳又名「重陽木」。在每片葉子的柄端都伸出三片小葉,稱為「三出複葉」,葉緣有鈍鋸齒。
 
大花咸豐草
大花咸豐草
大花咸豐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為四方形,高度約為70公分。 葉對生,有柄長約3公分,三出複葉或五葉,小葉卵形或卵橢圓形,先端銳尖或漸尖。頭狀花序呈繖形狀排列,頂生或腋生,具長梗,總苞綠色,基部有細毛,舌狀花白色4至8枚,管狀花兩性,黃色五裂。雄蕊5枚,雌蕊1枚,柱頭兩分歧。果實黑褐色,細長,上端有具逆刺的萼片,以附著人畜,散佈果實。
 
生態-月橘
月橘
月橘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可達1至3公尺,樹皮灰白,老莖會有不規則縱裂紋。一回單數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葉形倒卵形 或橢圓形。花序是繖房花序,花冠白色,五瓣,具濃郁香氣,花期夏到秋天。果實橢圓形,果尾尖,成熟紅色,可食,但風味不佳。月橘若揉搓其葉片,有濃郁類似柑橘的味道,摘一片葉子,透過光線看一看,會有許多小小的透明點,其他如橘子、檸檬、柚子、七里香的葉子,也都可以看得到。因為它們在葉子上有「油點」,葉子經搓揉會有香味,這是「芸香科」植物的特徵。
 
生態-朱槿
朱槿
朱槿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2至3公尺,為生長快速,萌生強,樹性旺壯的植物。扶桑花的 花葯成熟後,可看到球狀的花粉粒,紅色的部分是花絲,所有的花絲合成一束,稱為單體雄蕊。朱槿的柱頭五裂,上面有絨毛狀 突起,柱頭表面不是很光滑,可以黏住花粉,黏液中含有一些可以促進花粉萌芽的物質子房與胚。子房的縱切面,一排如牙齒狀的顆粒就是胚珠,受精受會發育成為種子。葉子互生,單葉,為掌狀葉脈,花朵大且美豔,花瓣五片,先端分裂,將蕊包含在裏面,只露出五分叉的花柱,幾乎最盛,花大而豔麗,有緋紅、淡32 紅、桃紅及黃白等色。較不耐寒,抗乾燥性強,是非常容易栽培的樹種,以高壓或嫁接法栽培,生育適溫約22至30度。
 
生態-五節芒
五節芒
又名菅蓁、芒草、菅芒花,是臺灣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葉背綠色,葉下無白粉,葉緣有鋸齒 容易割傷皮膚。雌雄同株,高可達4公尺。花期4至7月,花初期 為淡黃色,成熟時呈黃褐色,圓錐花序,小穗長2至4公釐,果實呈橢圓狀。莖部嫩心可以食用。古時賽夏族使用於矮靈祭場,鋪設在祭場中以驅邪求平安。
 
簡介

本里為舊斗六街大崙段大崙庄,在明治34年(1901)至大正9年(1920)的行政區劃中,屬於斗六堡的大崙庄,大正9年(1920)後則屬斗六街,光復後更名為崙峯里。里名由來係因其聚落位於沙崙上而得名。

相關附件
  • 崙豐_斗六社造好市多好享趣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