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進入內容區塊

遛遛斗六Logo

一網在手,哪裡都好玩
:::

特色社區

湖山社區(藍腹鷴、龍眼乾)

2021-12-07

觀光課

湖山社區(藍腹鷴、龍眼乾)
  • 地址位置

    斗六市湖山里湖山社區

  • 開放時間

    星期一~日全天

位置、範圍及面積
於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湖山社區。湖山里中心位於東經120度60451分,北緯23度71047 分之處。湖山里是舊斗六街咬狗段-咬狗、楓樹湖、岩仔、檨仔坑等四庄頭及四條坑,在斗六市區東北方,故光復後改稱湖山里。
而湖山社區位於湖山里的西方,西與榴南里、湖山里為鄰,西北接林內鄉、南接古坑鄉,範圍包含:斗六工業區以東、湖山以北至湖山溪上游 北側的丘陵地帶,面積1431.53公頃,是斗六市38里中唯一有山地地形的里,亦是斗六市面積最大、地勢最高的一里。本社區有二個較大聚落,分別為:楓樹湖、檨仔坑等二庄頭。
湖山社區位置圖
湖山社區位置圖(資料來源:國土資源保育學會)
湖山社區範圍圖
湖山社區範圍圖(資料來源:國土資源保育學會)
 
特色介紹
里名由來
湖山里是舊斗六街咬狗段-咬狗、楓樹湖、岩仔、檨仔坑等四庄頭及四條坑,在斗六市區東北方,故光復後改稱湖山里。
人口
至2014年6月止,湖山里人口有457戶共1416人;男性775人,女性641人。其人口數約佔斗六市的1%。近年來年輕人口不斷流失至都市發展,每年均呈負成長趨勢,人口外流趨勢明顯,同時社區趨向老年化,所以本社區致力於參與農村再生,希望能留住流失的青年人口。
湖山社區係丘陵型農村社區,居民主要為1416人。社區內較大的聚落共有四個,而由表格可推知近十二年社區人口逐年下降的趨勢十分明顯,由92年的1661人逐年降至103年的 1416人,即平均每年約減少1.5%,而 同一時期,社區平均每戶人數也由3.63降至3.09人,表明社區中新生嬰兒 數量逐年下降。整體而言,數據顯示社區呈現老化現象,並逐漸失去活力。 不過最近(102-103年)人口數據,顯示本社區人口有逐漸穩定之趨勢,值得進一步觀察。
進一步分析湖山里6年人口變化情形,可看出青壯年(15-64 歲)的人口比例已趨於穩定,但老化指數卻由58.5激增到77.1,充分證實近年影響人口結構最重要的因素,確實是家庭的少子化。且由於本社區的老化指數逐年升高,故對於老人福利及老人相關之公共及醫療設備,應予以注意。
社區特色活動
觀音回湖山岩宗教活動
觀音回湖山岩宗教活動(2/19)
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,湖山七觀音分落於各地方性寺廟。原本七尊佛祖金身原本都是奉祀 在湖山岩,日本統治台灣時期,禁止宗教廟會聚集,要消滅信仰中心,以沒收神像加以燒毀,當時日軍收 集神像,以軍車運送中,觀音佛祖顯靈,使得車輛輪軸斷裂,不能使用就沒有被搶走。觀世音菩薩顯靈告知村莊居民某時某分在哪裡取得神像,事後神像分配至各五個村莊保管;光復後佛教尼僧就來到湖山岩念經,當時尼僧團用泥土做成神像,供人膜拜,那時候觀世音菩薩七姊妹就沒有回到湖山岩,只有每年農曆二月十六、十七、十八三天,五個村莊才將佛祖七姊妹公送回湖山岩。

楓樹湖-玄天上帝聖誕
玄天上帝聖誕祝壽宗教活動(農曆3/2-3/3)
農曆 3 月 3 日玄天上帝聖誕;由於湖山社區信仰主神為玄天上帝,家 家戶戶每到農曆三月二日-三月三日為期二天,祝壽祈福活動。除了社區居民奉上鮮花素果外,還有鄰近廟宇的誦經團,也會參與湖山社區祝壽活動,場面好不熱鬧,玄天上帝聖誕也是湖山社區主要年度節慶之一。

楓樹湖-福德正神祈福平安繞境
中秋節福德正神祈福平安繞境宗教活動(農曆8/15)
農曆 3 月 3 日玄天上帝聖誕;由於湖山社區信仰主神為玄天上帝,家 家戶戶每到農曆三月二日-三月三日為期二天,祝壽祈福活動。除了社區居民奉上鮮花素果外,還有鄰近廟宇的誦經團,也會參與湖山社區祝壽活動,場面好不熱鬧,玄天上帝聖誕也是湖山社區主要年度節慶之一。

玉當山法會
檨仔坑帝爺公誕辰活動(3/3)
玄天上帝誕辰及法會,玉當山於農曆三月初三為帝爺公(即玄天上帝) 的誕辰,為期五天的法會,從農曆三月初一到三月初五。該法會的目的是 幫信徒消災解厄,光明燈則是幫信徒祈福。而在廟裡唸經的師姐是當地與 外地居民輪流來為信徒唸經,早上為當地居民唸經祈福,下午則是由外地 居民唸經祈福。因年輕人不願學,使得老一輩的人必需辛勞的唸經,而這 也可能使此項傳統無人繼承窘況。玉當山的信徒若想求平安也可向神明求 壽桃吃,當地人把壽桃每五公斤一籃供信徒向神明擲筊杯求壽桃,需擲三 聖筊,以五公斤開始向上增加,此乃明年還願的壽桃公斤數,在向神明求 完壽桃後,需在明年神明壽辰時,歸還當時向神明允諾的多少公斤數量。 在法會發現了有一香爐插有秤桿、剪刀、尺、劍、鏡子等非常的奇妙,問 了當地居民才了解到,香爐之所以會插秤桿、剪刀、尺、劍、鏡子是因為 當時有一師父以八卦五行的原理將這五項物品插入香爐裡,而這五項物品 也都有著五行裡的屬性,也就是金木水火士,原因是這五項物品是人們日 常用品,與人們息息相關,因此香爐裡才會有這五項物品。目的也是為信徒祈福消災求平安。
生態資源 (資料來源:http://www.tbn.org.tw/)
【鳥類】有鳳頭蒼鷹、雀鷹、台灣松雀鷹、松雀鷹、大冠鷲、 蛇鷹、蛇鵰、深山竹雞、藍腹鷴、紅腳山雞、哇雞、翠翼鳩、金隹、八色 鳥、八色鶇、紋翼畫眉、栗頭斑翅、縞鳥、白喉笑鶇、大白喉眉、白喉噪 眉共 20 餘種。
【爬蟲類特有種】食蛇龜、半葉趾蝎虎、台灣草蜥、斯文豪氏遊蛇、雨傘 節、眼鏡蛇、龜殼花。
【兩棲類特有種】莫氏樹蛙、褐樹蛙、黑蒙西氏小雨蛙、史丹吉氏小雨蛙、 杉木蛙、虎皮蛙、貢德氏蛙。
【淡水魚類特有種】鱸鰻、高身鏟頜魚、埔里中華爬岩鰍。
【哺乳類特有種】台灣獼猴、棕簑貓、食蟹獴、膨尾狸、白鼻心、麝香貓、 七仔、九節貓、山羌、羌仔、麂、台灣長鬃山羊。
【昆蟲類】黃裳鳳蝶、台灣微翅菊虎、棕細翅天牛。
鳳頭蒼鷹
鳳頭蒼鷹 Accipiter trivirgatus
科名:鷹科
俗名:臺灣鳳頭蒼鷹、鳳頭鷹、臺灣蒼鷲、鳳頭雀鷹、粉鳥鷹、打鳥鷹
保育等級:II 珍貴稀有
形態特徵:中型鷹,體長約40~48公分,雌鳥體型明顯大於雄鳥。喙及爪彎曲且銳利,臉鼠灰色,頭後枕有短冠羽,喉白色有一道粗而明顯的黑色喉央線,體背以褐色為主,腹面翼下、胸腹部及脛羽白色且密布褐色斑紋。飛行時有蓬鬆的尾下覆羽,尾有數道深淺相間的橫帶。尾羽長度相對於體長,屬長尾。
 
八色鳥
八色鳥
科名:八色鳥科 學名:Pitta brachyurs
特徵及習性: 八色鳥科主要分佈在溫熱帶地區,台灣有記錄的只有1種:八色鳥 Fairy Pitta 身長約 18 公分,翼長約 12 公分。常單獨在濃密闊葉林、竹林的底層、地面活動,飛行快速但通常是短距離,以地面昆蟲、蝸牛、蟬的若蟲和蚯蚓為食。覓食時以跳躍方式前進,有時候直接利用鳥嘴撥地找蚯蚓,因此,八色鳥繁殖地會選擇在陰濕、沒有噴灑農業和其它污染的樹林內。
 
藍腹鷴
藍腹鷴
名稱:學名 Louphura swinhoii 雉科,
英名為 Taiwan Blue Pheasant 中名新名為藍腹鷴,俗名為華雞、山雞。
體型特徵:雉科鳥類就是我們熟知的雞。雄鳥的羽色變化多,鮮豔美麗,雌鳥羽色為具保護色的褐色。雄鳥:全身羽色為黑藍色,並具有亮麗光澤。臉部皮膚及肉瓣為深紅色,頭頂雜 有白色羽毛。背部白色,腰部到尾上覆羽鮮藍色,羽緣白色,狀如魚鱗。尾羽長,中央的兩根白色與更長。雙腳紅色。雌鳥:體型較小,尾也較短。臉部、雙腳紅色。身體各部為則以褐色為主,背部為箭頭狀的密佈斑紋,腰部、尾上覆羽為蟲蠹紋,腹部則為V字形的密集斑紋。
 
半葉趾蝎虎
半葉趾蝎虎
學名:Hemiphyllodactylus typus Bleeker
分類:SQUAMATA 有鱗目 Gekkonidae 守宮科
形態特徵:小型壁虎,體細長,四肢短小且第一指(趾)極短,指(趾)下皮瓣為2列,體色多為褐色或灰褐色,尾部呈圓筒型。棲地分布:僅在台灣的高雄、屏東、台東以及蘭嶼、綠島等地有發現記錄,數量少,主要棲息於低海拔近海岸樹林。
 
莫氏樹蛙
莫氏樹蛙
英名 Moltrecht's treefrog 學名 Rhacophorus moltrechti
成蛙特徵描述:中小型,背部墨綠色時常帶有細小白色斑點,腹部黃色或綠色,腹部後側、體側 及四肢內側時常橘紅色帶有許多黑斑;體側無白線;眼睛虹膜為橘紅色;吸盤大而明顯。蝌蚪特徵描述:蝌蚪大型,黑色橢圓型,吻端圓;尾呈披針型,尾鰭較高,尾長為體長兩倍,末 端鈍圓;眼睛位於頭背側,口位於吻前端腹面。
 
棕簑貓
棕簑貓
學名:Herpestes urva 棕簑貓又名食蟹獴,哺乳類
為臺灣特有亞種珍貴稀有保育動物,頭體長40-46公分、尾長20-28 公分,體重約2公斤,吻突出,體略膨大,趾間有新月形蹼膜,全身披質地粗硬灰褐色長毛,猶如一席簑衣,尾巴蓬鬆。 棕簑貓屬日行性動物,分布全島中低拔之清澈溪流及未受破壞森林區域,躲藏於 岩洞或自掘之洞穴內,並以溪水中的蝦蟹、兩棲爬蟲等小型動物為食,排遺呈短 棒狀,常內含大量螃蟹碎殼,多單獨活動,偶爾成2至 4隻小群活動。
 
黃裳鳳蝶
黃裳鳳蝶
學名:Troides aeacus formosanus 科別:鳳蝶科屬熱帶性蝶種
為本島內最大型的蝴蝶,前翅長可超過 7公分,成蟲喜愛訪紅、橙色系的花,雄蝶喜愛於樹冠層或森林開闊處活動,而雌蝶則較愛於林間蔭地飛翔,雄蝶有明顯的領域行為。觀賞地點:西拉雅風景區內的淺山丘陵地皆可發現其蹤影,其中以新化的新化國 家植物園、白河的關子嶺、東山的崁頭山及大埔的跳跳農場等地因有較多的馬兜 鈴屬植物分佈,可供產卵,較易發現其蹤跡。觀賞時間:屬多世代蝶種,全年皆可發現成蝶,以春秋兩季數量較多。
 
植物資源 (資料來源: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)
植物資源經調查,共記錄維管束植物119科344屬508種,種類最多的前3科分別是禾本科、豆科及大戟科。其中圓葉布勒德藤(Bredia hirsuta var. rotundifolia)、岩生秋海棠(Begonia ravenii)、谷秋海棠(Begonia lukuana)、蔓 荷(Floscopa scandens our)為3種常見之植物。
圓葉布勒德藤
圓葉布勒德藤
圓葉布勒德藤是劉業經與歐辰雄教授於1976年發表的台灣特有種植物,模式標 本採自嘉義的瑞里附近,目前只雲林縣的斗六丘陵、南投縣的關刀溪、嘉義的瑞 里、高雄的旗山等地區的低海拔山區有紀錄,數量少而零星。呂勝由先生等依其 族群小且狹隘分布、能繁殖之成熟個體小於250株、族群實際佔有面積小於100平方公里等,評估為瀕臨絕滅(Endangered)的物種。而環保署的《環境影響評 估及環境影響說明書有關陸域植物生態之調查與撰寫規範》則載明「分布較廣, 但地點零碎,生育地小,但數量集中」,評定為第三級「當工程於此類植物生育地進行時,造成棲地減少及數量下降,但不至於使該種立即滅絕」,對策為「當此類植物出現於施工範圍內時,應會同專家學者商討保育對策,規劃適當之保育區域。或予以移植」。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第六卷,則處理為稀有的特有植物中的第三級(Rare,稀有級),如果生育環境減少有可能變為第一級成瀕臨滅絕級。
 
岩生秋海棠
岩生秋海棠
為多年生具匍匐莖之草本植物,其塊莖近球形直徑約2公分;莖肉質多汁,常帶 紅色,可至50公分高,0.7公分寬,光滑,匍匐莖約0.4公分寬,3.5公分長, 光滑。葉互生,綠色,紙質至近肉質,歪卵形。本種最主要的特徵在於直立之植 株基部具有球莖,並由此產生數走莖,走莖末端復生成新植株;莖葉於秋冬結果 實後凋落,春季復生。本種植物據目前採集紀錄所知,從苗栗以南至高雄的海拔90至1,50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,惟均屬零星分布,族群數量稀少,且其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岩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,生育環境條件不佳,並有一部分之生育 地接近人為開墾地,稍不留意,恐導致消失,為免將來有所遺憾,實宜進行族群 調查,確知其分布概況與生長情形,如有必要,則應儘早制訂措施,保護其物種不致滅絕。
 
蔓蘘荷
蔓蘘荷
廣泛散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稍有遮蔭的濕地。2、30 年來經濟的發展,人類攜帶著威力強大的工具與意志力,好像與自然有仇似的極巨的改變環境的地形、地貌與運作方式,迫使得蔓蘘荷的生育環境急速的減少,大多數水濕生植物的愛好者已將她列為稀有植物,是個不常見的種類。在斗六丘陵中,山谷較寬闊的崩塌泥地上偶而可見,也是秋天中開花的成員。蔓蘘荷是蔓性的肉質草本植物,屬於鴨趾草科,擁有大部分單子葉植物共有的特徵──包莖的葉鞘。這葉鞘合生成圓筒狀,是由葉柄彭大而來,植物體由葉鞘生長處分成明顯的一節節,連接著寬大葉鞘生長的葉子,由基部向先端逐漸變細而成卵狀披針形,葉子的中肋明顯而凹 陷,具有多數的平行葉脈。
 
社區品牌:[#度咕叩灶]

每年於龍眼產季,社區會動員起來一起挑選龍眼,然後圍繞在傳統龍眼灶旁一起烘製龍眼乾,過程需要三天三夜,製成耗時辛苦,烘製完成的龍眼乾充滿濃郁香氣又好吃。

#斗六湖山社區的特產~龍眼乾
#傳統古法焙龍眼乾工法
#龍眼乾又稱桂圓
#桂圓米糕
#桂圓銀耳甜湯
#桂圓紅棗茶
簡介

湖山里是舊斗六街咬狗段-咬狗、楓樹湖、岩仔、檨仔坑等四庄頭及四條坑,在斗六市區東北方,故光復後改稱湖山里。

相關附件
  • 湖山_斗六社造好市多好享趣
top